[話說非遺]——傳統艾香制作技藝
發布時間:2021-6-16 | 作者:
為了讓更多的人走近非遺,了解非遺,熱愛祖先留下的這份寶貴的文化遺產,自覺地走進非遺保護的行列,武穴市文化館特地制作了《話說非遺》。用圖片的形式,配上簡要的文字說明,深入淺出,通俗易懂,對我市多個具有代表性的非遺項目的來歷、特點、價值和現狀等等進行介紹。接下來將逐期向大家推送。
2020年1月傳統艾香制作技藝被湖北省入選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
什么是艾香 艾香是一種植物,同時由于它本身有香味,通常被用來制作香料,它的香味能夠驅蚊,在夏季的時候也可以燒一下艾草來驅蚊。
艾香是加入艾草粉制作的一種香。艾香的作用是可以消毒滅菌、除異味、驅蚊蟲。
艾香的作用主要來自其中的艾草粉,艾草是我國很傳統的用來辟邪的植物,每年端午都能看到家家戶戶將艾草插在門上驅蟲辟邪。
艾香的作用
李時珍《本草綱目》記載“(艾)服之則走三陰,而逐一切寒濕,轉蕭殺之氣為融和。灸之則透諸經而治百種病邪,其功亦大矣”,闡明了艾香治病的藥理;中國中醫藥出版社出版的《艾葉的研究與應用》一書記載了上世紀60年代,上海第二醫學院附屬第三人民醫院用艾制成蚊香點燃作醫學實驗,結果表明艾香有著很好的預防感冒作用。而且艾香廣泛應用于日常生活中,能起到凈化人的心靈,提高人的生活品味,啟迪人的思想,對中國人文精神的孕育與哲學思想的形成,都有重要的催化和促進作用。
艾香的制作和傳承 武穴市呂氏制香廠呂志斌創新了傳統香料的配方“以艾制香,用香防病”的理念,制作出的“吉香三保”牌篆香、盤香、竹簽香、線香、倒流香等系列艾香產品,香體顏色呈灰黃褐色,香體表面均勻分布著葉質纖維,經窖藏后有著特殊的馨香味,盤香無需支架可直接平面點燃,使用方便。深受廣大消費者喜愛,遠銷全國乃至世界各地。 近年來,呂志斌所傳授艾香制作技藝的徒弟遍布鄂、皖、粵、閔、贛、內蒙等20多個省、自治區,為當地創造了近百億元的經濟價值,帶動蘄艾產業發展,推動了黃岡市政府在三年(2018-2020年)內種植蘄艾面積達40萬畝計劃的制定并實施。
艾香制作工藝是以蘄艾和青蒿為主要原材料,并以玄麻粉,采用獨特的配方、運用力學原理手工制作出不同形態的艾香,是歷代中國人有關藥理和力學的知識和實踐。
結束語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、與群眾生活密切相關的各種傳統文化表現形式和文化空間。既是歷史發展的見證,又是珍貴的、具有重要價值的文化資源。武穴人民在長期生產生活實踐中創造的豐富多彩的非物質文化遺產,我們要保護和傳承好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,讓它永遠活下去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