紅色記憶:1938,武穴田家鎮保衛戰
發布時間:2019-8-10 | 作者:
▲ 長江中游田家鎮要塞
田家鎮位于武穴西南,長江中游北岸,江面狹隘處,距九江65公里,距武漢150公里,與對岸陽新縣的半壁山和富池口要塞互為犄角,是從長江進入武漢之咽喉。因此是敵我必爭之地。
▲ 田家鎮與半壁山要塞
田家鎮與半壁山要塞乃古戰場,當年太平軍西征大軍與湘軍在此鏖戰,殺得昏天黑地。最后湘軍以熔爐大斧斷掉太平軍橫江鐵鏈,大敗太平軍西征軍奪得了上游水路優勢,為滅亡太平天國取得了先機。如今日寇洶洶而來,這處古戰場又將上演殘酷大戰。
同年6月中旬,國民革命軍第98軍第193師第385旅從江西修水出發,趕往半壁山接替守備。同時在半壁山守衛的,還有第98軍第82師沿半壁山西長江南岸布防,還有193師的一個團布防在石灰窯附近。
堅守半壁山主陣地的是第193師第385旅,旅長是馬驥。全旅抵達半壁山后,馬旅長立刻做出戰斗部署:以一個團沿富池口警戒,派2個步兵連去半壁山正面攔擊日軍登陸和破壞水雷。以克虜伯和榴彈炮6門利用半壁山的陡峭懸崖對日艦縱射,以兩門火炮對準田家鎮直射。
▲ 克虜伯巨炮
另外,七五口徑的高射炮4挺散布于重炮附近,對付日軍飛機做低空攻擊。同時,派一個團守在江邊陣地,守衛重炮安全。在江岸距離600米的地方有大小熊山,派出2個營去構筑第三道防線,作為縱深配備,一旦日軍深入,可以聚殲。
從9月開始,每到天明,在江中的日軍艦隊就連成一線,最多時達到13艘之多,日軍飛機也臨空助戰,日軍主力艦也以重炮對半壁山陣地進行轟炸,終日不曾停息。為避免重炮提前暴露,馬驥讓重炮先隱蔽靜候,高射機槍則日夜掃射日軍飛機,打下鬼子飛機數架。但奈何日軍艦炮威力巨大,高射機槍陣地難敵日寇。
▲ 日本兵在半壁山上揮舞旗幟指引海軍
由于半壁山年久失修,所有工事還是80多年前清朝時期的,陣地上并未一座現代化的水泥碉堡,所有陣地都用山上巨石堆壘,守衛半壁山的官兵則藏在巨石堆下抗擊敵人。激戰中,日軍往往將萬噸以上的主力驅逐艦主炮對準陣地狂轟,重達500磅的炸彈落到陣地上,無論多粗的巨石、石柱都會被炸得粉碎。
步兵的地下堡壘經常被炸毀,人員不是被活埋在壕內,就是被炸得血肉橫飛。山上用巨石壘成的厚達2米的石墻,由于沒有鋼筋水泥澆筑,日軍重磅炮彈一發打來,當場就被擊穿。這一炮炸起的石頭、彈片導致100多名官兵死傷,陣地被毀。
▲ 日軍炮艦
日軍主炮轟擊過后,馬旅長下令重炮轟擊敵艦。6門重炮齊發打向敵艦,為首的敵艦被擊中,一發打中艦尾燃起大火,敵軍死傷多人。敵艦倉皇掉頭遁去,而其余艦只在掩護射擊中也不同程度受損。
雙方炮戰激烈之時,被活埋在地下的傷兵才被全部清理出來,工事才能稍微得到修整一下。由于白天有日軍飛機,因此基本不敢暴露,就連吃飯都成了問題。但敵人雖強,眾官兵也不肯退縮,決心與陣地共存亡。夜里,日軍乘汽艇偷渡上岸,堅守在江邊的部隊奮起反擊,與日軍進行慘烈白刃戰,將鬼子一次次殺退。
▲ 日軍占領田家鎮
9月中旬,最慘烈的戰斗打響,日軍10多艘大型艦艇將主炮瞄準高射炮和重炮陣地,日軍飛機特飛到陣地上空投下重磅炸彈。日軍海陸空聯合攻擊,巨型炮彈如雨下,我方僅有重炮6門、高射炮4門、火炮數門,而日軍一艘大型炮艦有120毫米主炮,威力巨大。
進攻半壁山的是日軍波田支隊,日軍第6師團主力等部隊,在半壁山要塞激戰之時,田家鎮也遭到了日軍瘋狂進攻,日軍最多時,集中50多艘軍艦炮火猛轟陣地。守衛半壁山要塞的重炮陣地、高射炮陣地悉數被日軍炸毀,守衛官兵大部陣亡。
▲日軍占領半壁山后歡呼
在江岸邊,阻擊日軍海軍陸戰隊登陸的部隊,在江水較淺的右江岸上與日軍反復沖殺來回激戰,血水幾乎染紅了半條江。廝殺到9月28日,田家鎮守備總指揮李延年才下令將僅剩的3門大炮炸毀全軍撤退,田家鎮要塞陷落。
田家鎮要塞陷落后,半壁山失去掩護,無力再戰。但馬驥旅長在失去了重炮等重武器后,依然用步槍、手榴彈堅守到10月4日才撤下半壁山陣地。由此,半壁山之戰結束,日軍占領半壁山要塞。
▲ 日軍遺留的炸彈
半壁山之戰,第385旅陣亡官兵826人,負傷278人。友軍各部也傷亡不小,重武器悉數折損。如今數十年過去,再次回顧當年這場惡戰,透過文字點滴,依然能夠感受到當年大戰的慘烈。
▲ 五福寺前后山抗戰紀念碑
不忘歷史才能走向未來,弱國無尊嚴,半壁山之戰值得后人警醒。
內容來源:天下武穴人
- 上一篇: 你好,武穴藍
- 下一篇: 梅川水庫國家水利風景區又添新玩法